汕頭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,我市要堅定不移走“工業立市,產業強市”之路。我們廣大民營企業深受教育啟發,增強了興辦企業、加快發展的決心與信心。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,不斷創新經營理念,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,做強做大企業,為汕頭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。
一、汕頭民營經濟與企業發展
汕頭在1860年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后,商貿業、手工業、輕工業及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,迅速發展。改革開放40多年來,汕頭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,民營企業應運而生,已成為汕頭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主力軍。
民營企業專業范圍廣,民營經濟總量增大。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,民營企業已涉足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一代電子信息,紡織服裝,玩具創意和大健康等產業。2020年汕頭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約70%,全年規模工業增加值567億,增長3.5%,占全市規模81.5%,規上民營工業產值2542億元,占全市規上82%。
民營企業創新程度高,獲專利創新品牌多。2020年全市新增專利授件21959件,同比增長48.28%,居全省地市第7位;專利授權總量達128766件,居全省地市第5位;新增集體商標13件,集體商標總量達38件,居全省地市第2位。獲省名牌增加到50家63個產品,中國名牌10家10個產品,全市獲得名牌產品數量穩居粵東首位。
民營企業上市數量多,位居全省地市前列。2021年底,全市擁有A股上市公司33家,總數居全省地市前列。截至2021年10月末,全市上市公司總產值1800億元(其中90%以上為民營企業產值),在全省地市名列第六位。
民營企業分布城鄉各地,穩就業惠民生成效明顯。全市近十萬家民營企業主要分布在城鄉各地工業園區,創造了百余萬個就業崗位。此外,汕頭是全國著名的“建筑之鄉”,每年外出施工,可帶動輸出勞力多達數十萬,并轉回近二十多億的企業(個人)所得稅收入。
由此可見,汕頭民營經濟與民營企業在穩定就業,改善民生,增創稅收,促進創新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,有力地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。
二、加快汕頭民營工業發展的幾點建議
近年來,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,先后出臺了《汕頭市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》等一系列文件,大力扶持民營企業做強做大,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,打造惠企、暖企、護企的“汕頭名片”,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興辦企業加快發展的信心與決心,激發了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,涌現了一批成功的優秀企業。
廣東三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“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”型的汕頭本土民營企業。長期以來,公司在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,十分重視黨的建設、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。近日,筆者通過認真學習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,借鑒省內外成功企業的經驗,提出了樹立正確的企業經營理念,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,加快汕頭民營工業發展的建議,與廣大民營企業家共勉。
(一)樹立正確的企業經營理念
企業經營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,是企業經營行為的宗旨。要用優秀的經營理念、企業文化來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,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經營理念:以市場決定前途,質量決定生存,品牌決定形象,理念決定發展,人才決定興衰。
核心理念:市場第一,用戶至上,勵精圖治,不斷完善。
營銷理念:商機無限,競爭無情;開拓市場,主動為先。
質量方針:建一流工程,樹文明建設,創永恒品牌。
(二)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
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所具有的獨特的個人素質、價值取向的形象表達,也可以說是成功企業家個人內在的經營意識、理念,膽魄和魅力的集中體現。
樹立“吃苦耐勞,敢闖敢拼”的創業精神。善于吃苦,敢于拼搏是多數汕頭民營企業的成功做法。近日,市委溫湛濱書記走訪企業商會時也給予充分肯定,并勉勵企業家們要繼續發揚這種創業精神,做大做強企業。
樹立“敢為人先,開拓創新”的進取精神。企業只有堅持不斷創新進取,才能提高競爭力和發展動力。
樹立“質量第一,用戶至上”的誠信精神。旨在牢固樹立企業的質量意識、誠信意識。
樹立“團結協作,互利共贏”的合作精神。旨在強強聯合,抱團發展,形成合力,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。
樹立“遵紀守法,依法經營”的法律精神。企業要守住法律底線,遵紀守法,依法經營。
樹立“樂善好施,回報社會”的奉獻精神。企業家要感恩奮進,樂善好施,扶貧濟困,貢獻力量。
當前,汕頭已迎來“工業發展的春天”,我們要把握機遇,積極有為,為汕頭“工業立市、產業強市”做出積極的貢獻。
總經理:吳澤和